一、生物因素,药物治疗偏科
小A的妈妈无奈地说:“我觉得我儿子,他脑袋就是转不过那个弯来,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偏科,固执坚持己见。”
创立了整体心理疗法的王国荣心理咨询专家,精通脑功能与神经影像学,他曾经在进行一个心理案例分析时,发现偏科的青少年具有偏执型人格,而影响这一人格特征的主要器官便是大脑中的扣带回,通过一定的药物治疗,确保青少年中枢的血清素活动处在较高水平的活动状态,使得扣带回就能根据情境变化调整我们的思维观念,使我们的思维处于灵活的变化中,从而消除其偏执心理,理性看待问题,对偏科这一现状作出调整。
二、认知因素,消除非理性观念治疗偏科
“我将来又不打算出国,只想成为一个物理学家,学号物理数学就可以啦,干嘛要学习英语。”
小B不以为然地说。
青少年偏科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青少年的认知中存在一些非理性观念。他们往往认为其他科目都不如自己所擅长的科目,认为只需学好一门课,便能达到他们的梦想。这些观念是有所偏颇的。我们要引导青少年去相信,想达到他心目中的梦想,是需要多方面涉猎知识,任何一个科目都不能荒废。如此一来,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理性情绪疗法,消除青少年的非理性观念,让青少年不再偏科。
三、情感因素,从情感上接受其他科目
正在读高一的小C说:“我就是讨厌数学,看到关于数学的试题我都头痛”。
青少年偏科问题存在已久,重拾其他科目需要一段艰难的过程。大多时候,青少年是因为在学习一些科目上遭遇到挫折,进而厌恶这一科目,不再进行学习。在心理上,这是一种对挫折的逃避,青少年守着自己的优势,安慰着自己,其实自己的能力是可以的,就只是对这个无聊的科目不感兴趣罢了。从情绪上进行抵抗,使得青少年无法坚持学习其他较弱的科目。只要引导青少年在情绪上接纳较弱的科目,才能让偏科不再是一种心理困难。
|